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电话:0913-8125580
联系人:彭韩月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与民主路十字向南200米渭南秦腔剧团戏曲舞蹈传习中心二楼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网址:http://www.sxkzxt.com

儒学下的外交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孔子学堂 >> 重阳村孔子学堂 >> 详细内容

儒学下的外交

发布时间:2020-01-17  浏览:997次  字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所蕴涵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既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又有鲜明的现实性,从最深处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当代中国的外交层面自然也概莫能外。



在我们建国之初,周总理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1954年,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到:“今天我们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而且在早些时候提出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是对“和”的运用、继承和发展,这都蕴含了“贵和”的思想。




《国语·郑语》中记载了西周末年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他认为把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调和统一起来叫做“和”,如果简单地把相同的事物合而为一,叫做“同”。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继承了重和的思想,把对“和”与“同” 的不同取舍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现如今“和而不同”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源泉,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尊重别国利益,主张求同存异,互利双赢利。




不过有一些国家大肆鼓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其实就是对我们国家的文化不够了解,他们不知道我们有着以“不争之争”而达到“不战屈人”的智慧。其实,我们的国家一直是以儒雅、谦逊的姿态示人的,更何况,我们是从近代“被压迫”、“被侵略”的艰难历史中一步步走过来的,自然不会再将动荡和不安带给世界。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范畴,体现着一种核心的精神内涵,“尚和”“守信”“讲礼”更是儒家经典所推崇的,我们也是以这种品性作为自己的修身信条,从几代外交家的言谈举止和我们国家的外交政策上也是可见一斑的。






近年来,中国丰富的外交实践活动,对时代和中国自身发展规律、趋势认识的深化,以及国内执政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旗帜,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倡导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积淀中,儒家思想始终是中国人思想灵魂的一部分,让人不知不觉地在通过它去观察世界,寻找自己的位置,提出自己的主张,甚至以此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儒家文化中的和平思想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外交的政策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中国的崛起与发展不会对他国构成潜在或实在的威胁。相反,中国的外交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将使人类的文明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模式和文化借鉴,成为传播和平与正义的媒介,进而向世界彰显一个 “尚和”“守信”“讲礼”的泱泱中华。 
上一篇: 孔子“识人九法”
下一篇: 同心同书——祖国新春
收缩
  • QQ咨询

  •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 电话咨询

  • 0913-812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