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电话:0913-8125580
联系人:彭韩月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与民主路十字向南200米渭南秦腔剧团戏曲舞蹈传习中心二楼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网址:http://www.sxkzxt.com

中华传统美德之------“信”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孔子学堂 >> 重阳村孔子学堂 >> 详细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之------“信”

发布时间:2017-09-05  浏览:4490次  字号: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论语》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曾子 《论语》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曾子说:“我每天要多次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教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在古代是十分被人所看重的,也是作为当时人们的道德标尺而树立。在古代,“信”并不代表书信,而是代表人的信用。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几个古代关于“信”的故事:

1、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立木为信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看完这三个古代故事,相信朋友们对于信已经有了个模糊的概念,也明白了信的重要信。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信”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成为一个"有信”的人呢?想成为一个有信的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

1、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有的人觉得从小事做起是小题大做,往往不在乎小事,还会认为在大事上诚信就可以了。在小事上都做不到,还奢谈什么在大事上诚信呢?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在小事上讲求诚信的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面临大事才会从容的选择“诚信”二字。

2 、从自我做起。当我们看到或者亲身体会到社会上一些不诚信的人和所做的一些不诚信的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义愤填膺,指责这种人缺少诚信,没有素质。但是当生活中我们自己面临类似的事情时,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比如在上学时期,我们八点钟上课,可就是偏偏有人八点零五分到,迟到五分钟,看似小问题,但这何尝不是没诚信的表现呢?投机的人会为自己找借口解脱,聪明的人则会吸取教训,找出迟到的原因,勇于面对和纠正,迟到对于这样的人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假如承诺了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做不到就最好不要承诺,否则失信于人,到头来吃亏的是你自已。从自我做起,也就是对自己负责,为自己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排版:郝璐)

上一篇: 中国传统美德之----- “孝”
下一篇: 中华传统美德之------“忠”
收缩
  • QQ咨询

  •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 电话咨询

  • 0913-812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