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电话:0913-8125580
联系人:彭韩月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与民主路十字向南200米渭南秦腔剧团戏曲舞蹈传习中心二楼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网址:http://www.sxkzxt.com

小璐带你读《论语》(四)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孔子学堂 >> 渭南师范学院孔子学堂 >> 详细内容

小璐带你读《论语》(四)

发布时间:2017-09-09  浏览:853次  字号:  

《论语》,是一部人生宝典;

《论语》,是一座人生灯塔;

《论语》,是一眼润心甘泉;

吟诵其中章句,

践履孔子思想。

不怨天,不尤人,

每日六章,

足矣。

如此便可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孔子说:“凭着自身的道德修养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处在一定的位置之上,众星都会环绕着它。”

【诠释】

孔子认为,为政者主要就是要实行教化,而教化的工具就是道德。以德治国,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哲理。儒家倡导修身,《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对为政者的道德要求更高。由修身起始,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以德治国,恰是由内圣达至外王的一个过程。

 

2、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 《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就可以完全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了。”

【诠释】

本章是从为政的角度论述《诗经》的主旨,同时也说明了孔门诗教在其政治教化思想中的地位以及孔子诗教的内容十分广泛。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孔子说:“用政纪来教导民众,用刑罚来规范民众,民众往往会为了侥幸得到逃脱而不顾忌耻辱;用道德来教导民众,用礼义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有明确的是非之心而且真心归附。”

【诠释】

本章论述以德、礼治理天下,才能使人民知耻,从而心悦诚服,遵礼守道,真正的达到天下大治。而关于德政与刑政的关系,或何者为治国之切要,历史上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

其实,德政是治国的根本,孔子与早期儒家对此有很多精到的论述。例如:“古之刑省,今之刑繁。其为教,古有礼然后有刑,是以刑省,今无礼以教而齐之以刑,刑是以繁。”(《孔丛子-刑论》)在孔子思想中,刑乃是为了“止刑”,即所谓“刑以佐教”。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追求学问;三十岁,已经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四十岁,对于纷繁的事物都有了自己的主见;五十岁,已经认识到了天道运行的规律,从而心存虔诚与敬畏;六十岁,已经心明眼亮,因而可听逆耳之言,也可退步忍让;七十岁,已经完全可以随遇而安,随心所欲,却不会超越法度。”

【诠释】

本章为孔子自述人生各个时期的不同境界。夫子自述明志、立身、求道的经历,可以使人追随夫子,明白人生有其阶段性。每个人的生命旅程虽然各不相同,但立身进德,明“志”十分重要。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就好。”

樊迟为孔子赶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请教孝道,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制就好。’”樊迟说:“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要按照礼制的要求去好好的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以后,要按照理智的要求好好的安葬他们,按照礼制的要求祭祀他们。”

【诠释】

本章从为政的角度论述孝道原则。为政之要在于做人,做人之要在于孝亲。所谓孝亲,首先要按照礼制的要求对父母先人事生送死。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父母最担心的是子女们的身体病痛。”

【诠释】

本章在论述孝道的时候强调应该从具体的事情上面去深入思考。孔子在此也特别强调推己及人,父母精心关怀照料子女,子女同样应当向父母尽孝。就像孔子评论宰我(“孔门十哲”之一)所说的“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应当考虑“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那样。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他往往能以具体的事情、切身的感受,来表达深奥的道理。


(编辑\排版:郝璐)

上一篇: 小璐带你读《论语》(三)
下一篇: 小璐带你读《论语》(五)
收缩
  • QQ咨询

  •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 电话咨询

  • 0913-812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