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电话:0913-8125580
联系人:彭韩月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与民主路十字向南200米渭南秦腔剧团戏曲舞蹈传习中心二楼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网址:http://www.sxkzxt.com
发布时间:2017-10-27 浏览:1482次 字号:大 中 小

文字:小璐
小璐带你读《论语》(七)
读者:小璐
一叶穿越千年的心灵之舟
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智慧经典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至理箴言。
开始读《论语》啦
1、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诠释】
在这里夫子主要论述为政者要任贤使能,以直压枉,以正压邪,以顺应民心,只有这样,才能治国服人。
【译文】
鲁哀公问道:“怎样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的人,将其置放于邪曲是非黑白的人的地位之上,百姓就会服从了;如果提拔邪恶的人,将其置放于正直的人的地位之上的话,百姓就会不服从了。”
2、季康子问:“使民敬、劝以忠,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诠释】
这里记述了夫子回答季康子的问题:怎样才能在使民时做到敬、忠、劝。此之为为政者的要诀,假如为政者不能做到这些,就会失去民众的敬重。人人皆知为政用民应该敬、忠、劝,而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去做。正如人人都知道为人子应该“孝”,但是却仍然有许多人向夫子请教“孝”一样。
【译文】
季康子问道:“役使百姓的时候要恭敬、忠诚、劝勉,那么具体该怎样去做呢?”夫子回答说:“用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就是恭敬;孝敬父母,慈爱百姓,就是忠诚;能够举用善人,教育能力稍差的人,就是劝勉。”
3、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诠释】
在这一章中,夫子主要是论述了孝友与为政之间的关系,涉及的同样是治家与治国之间关系的大问题。在夫子看来,为政者应该心存孝友之心,以之施于国家政治,必然十分有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夫子认为孝友其实也是一种为政。
【译文】
有人对夫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中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将这种风气影响到卿相大臣。’这也是参与政治的一种表现。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是参与政治呢?”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诠释】
这里夫子用驾车做比喻,说明了“信”的重要性。孔子生活的年代,车马十分普遍,所以夫子论事经常以车马做比。他说:“夫徳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所以夫子在本章的论述中同样不离为政治国的主题。
【译文】
夫子说:“人如果没有信誉,真不知道他在社会上如何立足。这就好像是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它如何能行走呢?”
5、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诠释】
在此孔子回答了子张所问的关于治国的礼仪制度的问题。孔子认为,每个朝代都有继承和创新的问题,世事变迁,礼法自有损益。但是,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只要人们生活在一起,就需要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怀与和谐,就离不开礼法纲常。在本质意义上,夫子谈论了“变”与“不变”的关系,在他看来,礼仪制度的细节虽然一直在变化,但究其本质内容永远不会变。
【译文】
子张在这里请教夫子道:“以后十年的礼仪制度我可以预先知道吗?”夫子回答他说:“殷商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去除的和增加的内容,都可以知道;周朝沿袭殷商的礼仪制度,所去除的和增加的内容,也都可以知道。假如有继承周朝而立的,即使是以后一百个朝代,也是可以知道的。”
6、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诠释】
夫子反对“淫祀”,批评“无勇”主张祭祀要当祭则祭,事情该做就做。为政者治国同样也应该正直守礼,见义勇为。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先人而去祭祀他,是谄媚的做法。遇到应该自己挺身而出去做的事情却不能勇敢的去做,是懦弱没有勇气的表现。”
——《论语-为政》
今天的小璐带你读论语,
不知小友理解与否?
小友若另有观点,
可否与小璐在留言区开怀畅聊
一起领略圣人的风采,
感悟他们的心境。
| 上一篇: 一封家书——丰子恺家书:人生黄金时代是童年 |
| 下一篇: 小璐带你读《论语》(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