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电话:0913-8125580
联系人:彭韩月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与民主路十字向南200米渭南秦腔剧团戏曲舞蹈传习中心二楼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网址:http://www.sxkzxt.com

小璐带你读《论语》(八)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孔子学堂 >> 渭南师范学院孔子学堂 >> 详细内容

小璐带你读《论语》(八)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1145次  字号:  

 

一叶穿越千年的心灵之舟

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智慧经典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至理箴言。

《论语》是一部人生宝典;

《论语》是一座人生灯塔;

《论语》是一眼润心甘泉。

吟诵其中章句,

践履孔子思想。

不怨天,不尤人,

每日三章,

足矣。

 

大家好,我是小璐,今天我们来读《论语·八佾》中的选段,在这一篇中主要记载了夫子的十七章言论,讨论内容包括丧礼、祭礼、射礼、乐歌、礼之本原以及礼乐意义等等。总体上属于礼乐文化或者广义上的“礼”的范畴。这里寄予了夫子为政“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为国以礼”的政治理想。进而证明了《论语》绝非夫子相关资料的随意堆砌,而是经过其后学后思的精心编排。

读《论语》啦!!!

 

1

 

是可忍  也,孰不可忍  也?

 

孔子谓季  氏

八佾舞于  庭

【诠释】

这一章指斥季氏(也就是季平子)“八佾舞于庭”之举为僭制违礼。《八佾》全篇以讨论礼制、礼义为主,儒家思想认为“礼”是维护社会有序运转的必要条件,其特征之一就是上下有别的差等性。这种差等表现在形式上,即是根据身份、地位不同而配以不同规格的礼仪与礼器。以祭祀乐舞而言,表演人数按祭主身份地位各有定数。按照周制,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士依次递减,季氏“八佾舞于庭”实属僭越之举。

     这里夫子评论季氏“八佾舞于庭”,实际上是揭示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为全篇的讨论奠定基调。夫子身处乱世,尤其重视“礼”对于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功能,对周代礼乐文化的奠基者周公也是格外的尊崇。季氏行八佾之舞虽然可能有保存礼乐的初衷,但是此举本身确实是属于僭制违礼的做法,尤其是季氏还是周公之后,夫子是以深深叹息。

【译文】

孔子评论季孙氏说:“他竟然使用八佾的规格在自家庭院中演奏乐舞,怎么能连这种有违礼制的事情都忍心去做,那他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忍心去做的呢?”

2

 

奚取于三家之  堂?

子曰

相维辟  公,天子穆穆

三家者以雍  彻。

【诠释】

夫子评论的这件事情与刚才我们所说的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在同一年发生的事情,而且属于同一类性质,皆是以周公之后而为僭制违礼之事,是以孔子刺讥之。

【译文】

孟子、叔孙、季孙三家在祭毕祖先之后演奏着《雍》诗撤去祭品,夫子讥讽说:“《雍》诗中说:‘助祭是诸侯,天子主祭端庄肃穆。’这三家的祭堂上能取哪一点呢?”

 

3

 

人而不  仁,如乐  何?

人而不  仁,如礼  何?

子曰

:

【诠释】

     这里我们所说的“仁”和“礼”都是夫子思想的重要范畴,而“仁”在历代理解不一,概括来说,汉唐学者多解释为仁爱、仁民爱物;宋儒学者则认为是指天理、正道,二者各有所得。而从字形构造的角度考虑,“仁”在先秦古文中主要有两种写法,一是从人从二结构,二是从身从心结构。这两种字体皆为会意,也就恰恰从两个角度诠释了古人对“仁”字本意的认识。从人从二,意含对他人应有仁爱之心;从身从心,则意指求己、修身。

    在早期儒家看来,“仁”与“礼”是相统一的,“礼”是宗法伦理社会的内在要求,其实质是为了规范政治社会与文化秩序,自然对政治社会中的个人有所规范和要求。。

【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不修仁德,如何能讲礼呢?人如果不修仁德,如何能讲乐呢?”

结束语


 

今天的小璐带你读《论语》就到这里,你对于我们今天对于夫子的两条评论的解释,还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区与我们一起解读孔子哦!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排版:郝璐

上一篇: 小璐带你读《论语》(七)
下一篇: 小璐带你读《论语》(九)
收缩
  • QQ咨询

  •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 电话咨询

  • 0913-812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