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电话:0913-8125580
联系人:彭韩月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与民主路十字向南200米渭南秦腔剧团戏曲舞蹈传习中心二楼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网址:http://www.sxkzxt.com

烧火驱寒去,衔杯待暖回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孔子学堂 >> 渭南师范学院孔子学堂 >> 详细内容

烧火驱寒去,衔杯待暖回

发布时间:2019-10-09  浏览:5561次  字号:  

 上周二的这个时候,我还在抱怨都入秋这么久,天气怎么还这么热。结果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周都在下雨,气温一下子就下降好多,这两天又把人冷的不行。于是我又在想古人冬天会怎么取暖呢?


在旧石器时期已经会钻木取火,以火烧烤食物、取暖和照明的手段,到了春秋时期比起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叫做“燎炉”的工具。这种是专门用来烧炭取暖的,在燎炉之上,多附上炭箕,以添炭或取燃着的炭,保火种不灭的同时,也方便取暖时取新炭加之。这种工具虽然简单粗糙,但是效果却是最有效的。


古人的取暖器具主要就是炉子,以火炉取暖应该是最古老最简单的方式了。秦朝时候有钱人家创造了“壁炉”和“火墙”,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并与灶台相通,睡觉的炕内也盖有孔道和灶台相通,俗称“火炕”。同时室内配备有火盆烧炭辅助,大概就像今天的“小太阳”吧。


到了汉武帝时期,皇宫内建立了一座温室,其实就是“隔热墙”的鼻祖。在这座温室殿内,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防寒的技术和智慧。据说是“以椒为泥涂室”,将花椒捣碎和泥,涂在墙壁上,制成墙壁保温层,达到防寒保暖的效果。不过这种奢侈的方式显然只有贵族富裕家庭才能用的上了。


宋朝时期,出现了一种类似现在热水袋的取暖工具,称为“汤婆子”、“脚婆”。用锡或者铜制成南瓜状的圆壶,上面留有小口可灌入热水,然后装入布袋中达到取暖的效果。这种“汤婆子”便宜好用,寻常百姓家基本上都有。而且不易损坏,有的甚至会传给几代人。


除了上述的“外用”的方法外,我最喜欢接下来要介绍的“内服”,那就是涮火锅!提起涮火锅肯定会让众多吃货眼前一亮,在古时火锅这道菜便让皇室人员十分青睐。只不过古时候的火锅与现在大家熟悉的火锅略有出入,不过整体来说是一个道理。但是这种方法也是仅限于富有的人家,贫困的老百姓是根本无法享受这样的美味的。


今天现代的生活来说已经有空调、暖气、加绒衣物等等这些为我们御寒做足了保障,这里面大部分的原理是从古时候学习传承下来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好的那一方面是一定要传承延续的。当然了最近天气转凉,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哦~
上一篇: “全球同祭孔”陕西分会场向您发出邀请
下一篇: 国庆也需要点“仪式感”
收缩
  • QQ咨询

  •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 电话咨询

  • 0913-812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