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电话:0913-8125580
联系人:彭韩月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与民主路十字向南200米渭南秦腔剧团戏曲舞蹈传习中心二楼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网址:http://www.sxkzxt.com

做到知行合一 领悟文化内涵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孔子学堂 >> 渭南师范学院孔子学堂 >> 详细内容

做到知行合一 领悟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19-11-12  浏览:1347次  字号:  

 《大学》以“大人之学”开其首,以“义利之辨”束其尾。通篇之论,无非“心、性”二字,圣贤千古道统之传承,亦无过于此。此为修身慎独之根本,内圣外王之津要。苟能发明之并恪守之,则不辱先圣,无愧来者,“三纲八目”必大备于天下也。


《古文尚书·说命中》记载了傅说对商王武丁说过“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话,反映了先秦已有“知易行难”之说。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三种,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实际上是主张以行为本的。


被称为当代新儒学三圣之一的马一浮先生曾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马先生于别处也多有重申:“古人之书固不可不读,须是自己实去修证,然后有入处,否则即读圣贤书,亦是枉然。”“向外求知,是谓俗学;不明心性,是谓俗儒;昧于经术,是谓俗吏;随顺习气,是谓俗人。”


不仅当代儒圣马一浮先生于平生之中一再申述“须是自己实去修证,然后有入处,否则即读圣贤书亦是枉然”这一基本观念,当代儒家三圣之余二圣——熊十力与梁漱溟等,论道劝学无不如是。我们的整个东方传统文化,圣贤言教,无不是经过长期的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才能切实领悟其真意。


儒家“一以贯之”之仁学,尽心知性以知天地成德之教,皆自圣贤之真实人生中体证而来,皆为圣贤本有心性真实无伪之呈现。

任何一位学者,就算精通所有与儒学有关的概念、名词和术语,如没有经过切实地修证和涵养,也不可能彻知儒家经论和文字背后之真意。学统毕竟不同于道统。必须将《大学》之三纲八目消融于自己身心性命之中而体证之,践行之,涵养之,方能获得诸般之真实受用,此即儒门所谓的“为己之学”。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智)及之”者,学术也,学统也。“仁守之”,发明心性,体证道德之谓也。至圣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仅仅是“知及之”,即仅仅是学术、学统而无体证,结果必然是“虽得之,必失之”。



《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必结穴于“笃行”,此可谓终极之教也。



是故,学者于此务必深切明察而后已。
上一篇: 秋去冬来
下一篇: 出行的习俗
收缩
  • QQ咨询

  •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 电话咨询

  • 0913-812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