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电话:0913-8125580
联系人:彭韩月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与民主路十字向南200米渭南秦腔剧团戏曲舞蹈传习中心二楼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网址:http://www.sxkzxt.com

【端午倒计时3天】特殊时期的特殊节日~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孔子学堂 >> 城关中学孔子学堂 >> 详细内容

【端午倒计时3天】特殊时期的特殊节日~

发布时间:2020-06-22  浏览:1426次  字号: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可你知道端午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嘛?是单单为了纪念屈原??可古代中华民族有很多片段时期是处于那种部落割据、诸侯分封、郡县林立的状态,各地方人群的种族、风俗、地域等差异甚大。作为秦人,为何会去祭奠屈原这样一个楚人呢?

因此,端午节最原始的含意应该是祈神求福、避邪保健,千年相传,算是我们代代传承下来的“卫生防疫日”。至于纪念屈原,应该春秋战国之后,国内形势逐步实现了大一统局面,统治者为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所引典故。



那我们接下来,继续说说古人是为何、又如何在这一时期进行防疫的。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正值仲夏,气温升高,百虫活跃,蚊蝇大量滋生,容易传播疾病。这一天,不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家家都要打扫庭院,在大门及各居室的门簪上挂艾草、悬菖蒲并且还要在身上佩戴香囊,饮雄黄酒等等。

《荆楚岁时记》说:“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说:“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端午节插艾,是因为艾叶能挥发出芳香气味,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净化空气,也可起到驱蚊蝇、防瘟疫、杀菌防病的作用。






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写出了端午节防疫驱毒的民俗文化:“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这些习俗虽一方面表现出为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但重点还是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

既然是防疫活动,其措施就不仅仅是门上插艾。这天早晨,家家户户还要吃粽糕。因为枣和糯米都味甘温中,有明显的内补功能,吃粽糕,可健壮体魄,增强免疫力。在今天,粽糕也被我们称之为“粽子”,而且根据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不断创新产生各种各样的粽子,有甜咸之分、荤素之分等等,如若再往细了说,那就更多了……




吃完粽糕,成年男女还要饮雄黄酒,民谚有“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之说。俗话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帝京景物略》云:“渍酒以菖蒲,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黄,曰避虫毒。”《燕京岁时记》说:“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酒可杀菌,雄黄是一种矿物质药物,亦具消毒功能。儿童不让饮酒,但要在其鼻孔、耳孔涂抹少许,以防毒虫和病菌侵入,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


除了吃粽糕喝雄黄酒,端午节这天,男女老幼都要佩戴香包。这种香包和我们平常佩戴的还有区别,一般这个时候佩戴的是用艾草或者其他中草药配置的香草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故香包以五色绸缎缝制最为流行。其大小如红枣,香包中放有挥发气味的香草和药草,样式则随人而异。王沂公的《端午帖子》有“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的诗句。一件小小的工艺品,也深含善意的警示和美好的企盼。


由此可见,端午节,不单单是一个纪念日,亦是一个卫生防疫日。所以今年这个端午节,更是一个需要特殊记忆的节日,可不要只把它当作一个简单的节日去过哦~

尤其是在近日北京市新增多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疫情通报,提示我们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当今新冠肺炎疫情的局势还不明朗,不排除发病人数未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有所增长。

为了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少聚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希望这个传承数千年的“卫生防疫日”能为我们祛除新冠肺炎疫情。

当然,我们大家也需要携起手来,耐心克服各自的实际困难,共同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让疫情早日恢复正常,恢复以往那种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活。 
上一篇: 坦荡荡VS常戚戚,你怎么看?
下一篇: 重阳村孔子学堂开展了“浓浓端午情,粽香暖人心”包粽子活动
收缩
  • QQ咨询

  •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 电话咨询

  • 0913-812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