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电话:0913-8125580
联系人:彭韩月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与民主路十字向南200米渭南秦腔剧团戏曲舞蹈传习中心二楼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网址:http://www.sxkzxt.com

中国传统美德之----- “孝”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孔子学堂 >> 重阳村孔子学堂 >> 详细内容

中国传统美德之----- “孝”

发布时间:2017-09-03  浏览:2095次  字号:  

  “孝道”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老部》说:“孝,善事父母”者。段玉裁注曰:“《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畜者,养也。“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有一次,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不违背礼的规定,孔子又将这个意思告诉樊迟,樊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孔子再向他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时要以来事奉他们,父母死后要以来安葬他们,安葬以后还要按照来祭祀他们。 

  “事生最基本的是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这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子游向孔子请问,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回答子夏问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同上)如果,只养活父母,对父母不尊敬,即使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也不能算做到了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事奉父母,要做到尽心竭力。

 

 

 

  孔子认为,为人子者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朱熹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四书集注·为政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常言说:儿行千里娘担忧;当父母年老的时候,要常在父母的身边尽孝道。

  孔子强调,作为人子,不但要奉养父母、尊敬父母,还不要忘记父母的年龄。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一方面,父母高寿应该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应该有所恐惧。因为,年龄大了,随时可能生病,也随时有可能死亡。因此,更应该多关心父母。

  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想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要从“孝悌”开始,通过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上对君王尽忠,下在朋友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扩大到去“爱人爱众”,使社会达到和谐。所以,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作到了“孝悌”,他的人性就得到了很好的改造,他就能遵守社会的规范。孔子的弟子有若把孔子的这一思想作了深刻的理会,他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

  在这里,赠上《百孝经》一篇,祝天下父母健康长寿,新春快乐!而且小编一定要嘱咐远在他乡的游子们一句:尽孝需尽早!常回家看看,好好陪陪父母!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死后孝子万古传。

处事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象,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亲死知孝后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孝容满面承亲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为孝方为孝,死后尽孝徒枉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孝顺温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兽实可怜。

百行万善孝为首,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孝矣无穷孝无边。

此篇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颠倒颠。

念得十遍千个孝,念得百遍万孝全。

千遍万遍常常念,消灾免难百孝篇。


(编辑\排版:郝璐)

上一篇: 圣人九谈之------谈理政
下一篇: 中华传统美德之------“信”
收缩
  • QQ咨询

  •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 电话咨询

  • 0913-812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