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电话:0913-8125580
联系人:彭韩月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与民主路十字向南200米渭南秦腔剧团戏曲舞蹈传习中心二楼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网址:http://www.sxkzxt.com

详细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装修学堂 >> 最新动态 >> 详细信息

专家学者:重视加强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浏览:2868次  字号:  

       6月1日,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在长安大学成立。研究中心同时召开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谏言:要重视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从而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发展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展开研讨。

QQ截图20200604174051.jpg

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中心长安大学中心主任杜向民教授指出:科学教育与普及是大学的责任与使命。高等学校在发挥自身人才、科技优势,深化科学教育与普及、培养时代新人等方面既是本职,也是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高等学校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自觉担当起科学教育与普及的责任和使命,首先要增强开展科普工作的责任意识,强化组织协调和政策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教育与普及的服务社会功能,使高校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基地。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敏教授强调: 公众科学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要对标国际公众科学素质水平,加强军工特色科普建设,打造科普旅游新模式,推进科普活动品牌化发展,鼓励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采取不同方式,拓宽各种渠道,不断提升陕西公众科学素质。

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国家林业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治沙专家张应龙谈到:科学的沙漠防治方法最重要。他讲到榆林市经历70年不懈的沙地治理,使区域内毛乌素沙地从沙漠——变成沙地——最终完成第一轮植被恢复,使沙化土地逆转,这是陕西人民科学探索、长期奋斗的结果,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具体实践。他从科学认识治沙、科学有序治沙、循环利用治沙以及可持续发展治沙四个方面讲述了自己17年来的治沙体会,深刻表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在治沙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电子设计工程》杂志社主编、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财政部出版项目评审专家钱建立教授,对一流期刊和科学话语权建设作了简明阐述。他说,目前,中国已经把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升到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层面,并开始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工程,这为中国期刊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对世界一流期刊的特性进行归纳,建议组建中科院、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中国高校四大期刊集群,给中文期刊解锁语种限制,允许进行英文摘录,来扩大国际影响力。把科学话语权分为标准制定话语权、同行认可度、公众科学话语权,并建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逐渐建立中国的公众科学话语权。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学院访问学者、长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兰剑教授,就中美两国科普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他讲到,科学普及旨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公众理解科学的能力及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能力。科学普及对于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人民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科普政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可以形成对科普基本框架的了解。我国在科普事业方面已经引起国家重视,但地方政府和普通民众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以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国家一级演员、渭南市音协主席、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院长梁晶讲到:公众科普工作与艺术教育工作是密切联系的,因为二者都承担着向社会普及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工作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提升国民科学素质尤其是国民艺术素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科学与艺术如果能够较完美的结合、交融,在普及方面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科普工作中融入音乐艺术元素,更能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一定意义上讲可以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意义深远。

俄罗斯杰里科夫•利那得•泽努诺维奇副教授,谈了自己对中国科普国际合作问题的一些思考。他说,近年来,各国政府对于科普工作投入越来越多地精力。俄罗斯从联邦政府到各地方政府都设有科普机构,有专项科普经费支持科普活动。信息化是当下科学传播的大好机遇,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容易让科普又一次走向单向科学信息堆积和灌输,我们要更好地将科普与现实生活连接,而不只是简单地依赖数字化。俄罗斯的经验是组织和激励公众与科学家之间进行对话,鼓励大家分享相关知识和不同观点。以高校科学家和学生资源为基础开展科普活动,可以极大提高公众参与度。同时,要加强交流学习,形成合作机制,让国际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省科协副主席丁德科教授,就如何加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政策研究谈到:公众科学素质是人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对科学创新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对科学创新和科学传播作用的了解等。现在,世界与中国建立了比较一致的公众科学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平均指标在10%上下,总体呈有高有低、不平衡和加快提升态势。全地域、全领域、全媒体、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势在必行,应总结经验,研究采取切实可行、持续有效的公共政策,促进公众科学素质发展。

省科协、省科技厅领导为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揭牌。
来源:科普部
作者:杨军胜

上一篇: 陕西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考察团赴富平县频阳博物馆调研,共商学堂发展新基调
下一篇: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书画研修写生基地揭牌仪式暨书画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收缩
  • QQ咨询

  •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 电话咨询

  • 0913-8125580